如果有已经在10 37分前看过第126章(第1页)
我章说里更新史料,你们可能没看到,可以在下面看。
因为时间太赶,这一章查了好多东西,怎么种田、马草是个什么东西,产量如何,成基命、王永光、卢象升、冯铨的技能、立场、性格。
总之突然史料爆炸,导致我发布后又陆续修改,补充了史料。
太早看、第一时间看,反而看得不是最新的“作家的话”。
当然不返回去看也行,我贴下面这里了。
这一章明天更新前删掉
??顺便说句对不起,下次还是认真改完再发,今天实在太仓促了,工作量一下子超出预期。
-----------------
马草这个东西我研究了好久,震惊了我自己!
我一直以为马草是草原那种草,结果发现根本不是!!!
【这个非常重要,大家一定要看!】
马草一共有三种:
1草原上的草,这个大家应该都能理解
2是麦草,就是小麦的秸秆
3是稻草,就是水稻的秸秆。
明朝北方征的是麦草,又称谷草。
一亩地一石小麦,大约是150斤。
秸秆和小麦一般是1:1,也一亩地产150斤小麦+150斤秸秆(马草)。
而谷草一束15斤,也就是一亩地产10束草。
价格大概是一束5文~50文之间,主要取决于搬运路途。这东西体积大,质量小,运输成本很高。
所以马草不是个产量问题,是个税收、吏治、运输问题!
我一开始还纠结说北直隶这里哪来那么多草场,现在老子算是明白了……
--
成基命是第一个入京的东林了,速度最快就是他。
他和王永光都是大名府的人,所以刚好和卢象升一起进京。如果不是他们两个老头速度慢,卢象升快马早就入京了。
---
冯铨是前阉党,被崔呈秀攻击下台,下台后整个崇祯年间都没起复,后面投清朝了,对多尔衮说:“一心可以事二主,二心不可侍一君。”
---
卢象升是会干农活的哈,这也是他后面在大名府能拉得起天雄军的原因。
“力请屯牧,占晴课雨,问土宜,卜美种,如老农之治稼。行之二年,积谷二十万石。